新西兰国际喜剧节将于5月2日至25日在奥克兰和惠灵顿举行。 (图/RNZ网站截图)
【乡音网编译报道】新西兰国际喜剧节将于5月2日至25日在奥克兰和惠灵顿举行。在该喜剧节举办前夕,有华裔喜剧演员们向媒体表示,他们希望有更多来自华裔社群的表演者参与到喜剧界中来。
RNZ16日报道,华裔喜剧演员夏夏(Summer Xia,音译)和安妮·郭(Annie Guo,音译)将于下个月在该喜剧节上首次推出她们的单人脱口秀表演。
夏夏的表演内容回顾了她成为一名新西兰华裔的历程——从一个在学校成绩优异的书呆子学生,到直面不经意间的种族主义、文化刻板印象,以及她父母对抱孙子的执着。
郭的表演节目《郭,回你的国家去》,讲述了她适应新文化的经历,以及新西兰的生活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塑了她的身份认同。
作为第一代中国移民,郭表示,就舞台表演而言,她的背景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新西兰的脱口秀界对移民非常开放和包容。他们愿意听到不同的声音。人们知道,如果喜剧演员看起来都一样,说话风格都一样,谈论的话题也都一样,那就会非常无趣。”
郭说,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她来说,语言仍然是她作为喜剧演员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
“对我来说,创作双关语的段子非常困难。我可以用中文创作,但用英语就不行,因为我的词汇量不是很大。”
她还说,对于在西方国家以外出生和长大的喜剧演员来说,文化背景相关的梗是另一个挑战。
“新西兰的喜剧演员可能会讲一个关于某个政客或当地名人的笑话。但如果你不认识那个人,你就不会明白这个笑话有趣在哪里。”
夏夏也是第一代中国移民,她用英语表演脱口秀。
尽管奥克兰对移民确实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包容了,但夏夏表示,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她说:“当我刚开始表演脱口秀时,人们常对我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真的很有趣’。现在回头看,这其实并不是一种赞美——这近乎于一种微歧视。”
夏夏呼吁更多的华裔喜剧演员尝试脱口秀表演,她认为这将有助于打破长期存在的刻板印象,同时丰富新西兰的文化多样性。
“我们参与主流文化的人越多,这种文化就会变得越多样化。当人们走到我面前说‘你真的很有趣’——那就够了。”
亨利·张(Henry Cheung,音译)是一名“一代半”华裔喜剧演员,他在香港出生并长大,13岁时搬到了新西兰。他将和其他几位亚裔表演者一起,把《移民乐翻天》(ImmHahagrants)脱口秀喜剧节目带到今年的新西兰国际喜剧节上。
张说,三年半前,当他第一次在新西兰开始表演脱口秀时,他算得上是用英语表演的华裔喜剧演员中“比较少见的一类”。
他说,在新西兰的喜剧界,华裔喜剧演员的代表性仍然不足。
“我们这样的人不多。有更多像印度裔、斐济裔,还有一些东南亚裔类型的喜剧演员。”
他说:“对于南亚裔喜剧演员来说,有更多的榜样。比如有像(加拿大喜剧演员)皮特斯(Russell Peters,英裔印度人)这样的人,他在过去30年里一直在表演脱口秀。他有点像喜剧界的李小龙或成龙。
“但我们没有这样的人。20年前,没有一个用英语表演喜剧的人是你从小就崇拜的。”
张坦言说,围绕喜剧的刻板印象和文化误解在华裔社群中造成了障碍,阻碍了有潜力的表演者走上舞台。
“我认为这个障碍更多是文化层面的。人们希望自己看起来有魅力或很酷,而喜剧演员并不被认为是那样的。你是在出洋相。可能在一些中国父母看来,这种表演就像是在当小丑。”
张直言道,华裔喜剧演员在迈出走向舞台的第一步、展现他们独特的文化视角时,需要更多的支持。(广远编译)
编辑: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