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西兰中医药中心揭牌仪式近日在奥克兰、杭州两地同步举办,成为中国在新西兰建立的首家海外中医药中心。“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医治病有奇效”。由于受到这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医药彻底在海外市场“火”了。新西兰政府为此特意将中医工作纳入“专业救死扶伤”范畴,不少普通人也是中医疗法的“铁杆粉丝”,甚至有健康专家甘愿成为中医的“人肉针垫”,“扎扎更健康”也一度成为缓解焦虑的热门口号。
中国-新西兰中医药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奥克兰、杭州同步举行
图为奥克兰会场揭牌仪式现场。(图/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微信公众号)
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微信公众号报道,陈世杰总领事应邀线上出席并致辞。驻新西兰使馆叶素公参、新西兰国会议员陈耐锶和保罗·戈德史密斯、新西兰中医药委员会主席帕迪·麦克布莱德、新西兰中医学院董事长徐志峰太平绅士等在奥克兰会场出席并致辞,新西兰政界、医疗卫生界、侨界等逾30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朱海东副司长、浙江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王红威副主任、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曹启峰副主任、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陈忠校长等在杭州会场出席并致辞。
陈总领事通过视频方式发表致辞,向中国—新西兰中医药中心揭牌表示热烈祝贺,并向长期以来支持和推动中新医疗卫生合作的两国各界朋友表示诚挚谢意。
陈表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数千年来护佑着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也为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中医药在新西兰拥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前景,所取得的成果既源于新西兰中医药学界的长期推动,也得益于良好的中新关系及两国中医药学界的交流合作。新西兰华人华侨众多,中医药在新发展需求强烈、潜力巨大。中医药走出国门,参与疫情防治,造福各国民众,正成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图为杭州会场揭牌仪式现场。(图/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微信公众号)
陈强调,今年是中国和新西兰建交50周年,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长足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方愿继续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新方各界人士一道,推动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平稳健康发展。
新方嘉宾对中医药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通过中心的建设将中医药融入新西兰的医疗系统,帮助建立更加健康的国家。
据悉,中国-新西兰中医药中心是新西兰中医药学院和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将在中医药人才培训、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等领域进行交流合作。
纳入立法已经一年 传统中医疗法获卫生部长称赞
其实这不是中医在新西兰第一次获得首肯了,虽然中国-新西兰中医药中心是新成立的,但中医在这里可不是位“新”朋友。
Stuff网报道,卫生部长利特尔(Andrew Little)曾宣布,从2021年11月1日起,新西兰将对这种在中国使用了数千年的古老保健系统的从业者实行标准化管理。
图为卫生部长利特尔。(图/Stuff网站截图)
利特尔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政府已同意对包括针灸、中草药和推拿疗法在内的中医疗法进行监管。将监管落实到位将确保从业人员获得适当的资格和能力来执业。”
据悉,《2021年卫生从业人员能力保障(指定中医服务为卫生专业)令》将使该行业成为《2003年卫生从业人员能力保障法》规定下的指定卫生服务。
该命令的下达也为随后成立的中医药委员会打下了基础,为中医从业者指明了注册时为所须符合的资格及能力标准。
新西兰健康专家爱上当“人肉针垫”:缓解焦虑就靠它
图为健康专家叙述自己通过针灸疗法后的好处。(图/先驱网网站截图)
既然得到过卫生部长的称赞,前面也说到了中医治疗有奇效,那我们就具体来看一看中医治疗的效果如何吧~
先驱网报道,几个世纪以来,针灸在中医中一直被用来治疗无数的疾病。健康作家科科伦(Sinead Corcoran)体验了一个疗程,看看针灸是否能帮助她缓解焦虑。
以下是科科伦回忆针灸治疗时的自述:
我一直很喜欢针灸,所以我去了(在奥克兰)格雷林恩(Grey Lynn)的健康诊所,成为了一个“人肉针垫”。
我遇到了帕森斯(Stephen Parsons),他在新西兰中医针灸学院(New Zealand School of Acupunc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学习。
首先,帕森斯给我做了一份全面的健康调查问卷,涵盖了从我服用的大量抗焦虑药物到我的排便和月经等方面。然后,他开始在我的额头、手、脚和小腿上插入细小的针,我当时非常紧张。
你可能想知道扎针疼不疼。我身上有脂肪的部位不疼,但我的手和脚等较瘦的部位确实有点疼。帕森斯调整了针头,直到我能感觉到压力,感觉就像拇指轻轻地按在淤青上。据说这样是为了锁住我的“气”。
帕森斯指出自己的治疗工作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持“气”,使之处于动态和健康状态。针灸从外部通过针和艾绒(用加热的草药加热身体上的穴位)的结合进行。中草药作用于体内,使用的是特制的草药。通过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在虚弱时补“气”。
当然,我不知道“气”(发音为“chee”)到底是什么,但帕森斯解释说,它本质上是我们身体的能量来源,或者说是“万物”的根源。
中国哲学将其描述为身体与生俱来的智慧——我们维持所谓的“平衡”的无形但可测量的方式,或身体调节其内部环境以创造良好健康的能力。
虽然不幸的是,针灸并不是一种“一次性”的治疗,需要通过几次治疗来解决你的任何问题。我十分推荐尝试一套疗程,因为即使只做了一次,我也感觉到了不同。
编辑:陶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