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计划让农民为牲畜碳排放付费(图/《卫报》网站截图)
新西兰环境部近日发布了一项草案,计划将征收牛羊“打嗝费”,以期降低碳排放量。一时间,碳排放的话题又重回人们谈论的“热榜”……
牛羊“打嗝费”:新西兰开农民为牲畜碳排放买单先河
据北京《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8日的报道,新西兰日前发布了一项草案,计划为农业排放(主要是甲烷)设定收费标准。根据这份最新草案,从2025年起,新西兰农民将不得不为自家牲畜的碳排放支付费用。由此,新西兰将成为第一个让农民为牲畜碳排放付费的国家。
新西兰共有约500万人口,却有约1000万头牛和2600万只羊。作为农业出口大国,新西兰近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农业——打嗝的羊和牛。此前,新西兰将农业排除在减排计划以外,因此招致了批评。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的甲烷量,在实现减排目标的过程中,有效的农业排放定价系统将发挥关键作用。”新西兰气候变化部长詹姆斯·肖恩表示。
据悉,该草案也鼓励农民通过使用饲料添加剂、在农场植树等方式抵消碳排放。该计划的收入将用于为农民提供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
不过,澳新银行农业经济学家苏珊·基尔斯对此表示批评,称该计划可能是自上世纪80年代新西兰政府取消农业补贴以来,对农业的最大监管干扰。
奶牛数量也成环保人士“眼中钉” 农业部长忙说“NO”
此前,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还有环保人士呼吁大幅减少新西兰的奶牛数量,他们表示,这是减排的最佳途径之一。
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新西兰的奶牛数量增加了近一倍。这些环保人士认为,奶牛排出的大量尿液会使土壤和水源遭到硝酸盐污染,尿液中含有氮,当与粪便混合时会变成氨,这会带来酸雨和其他环境问题。而且奶牛会尿很多,一头奶牛每天可以产生大约30升的尿液。此外,奶牛作为一种反刍动物,特殊的消化系统使得它们打嗝或放屁时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不过,新西兰农民联合协会表示,新西兰奶制品行业的排放量从2006年开始就没有再增加。不少政界人士也对简单扑杀奶牛这一做法表达了不同意见。农业部长奥康纳就曾表示,这样的举动将对新西兰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如何实现减排三分之一的“小目标”? 政府:交通减排最易获得
征收牛羊“打嗝费”只是减少碳排放的举措之一。据The Conversation网站,新西兰约20%的碳排放来自交通运输。目前政府和委员会已达成共识,双方都认为,从交通运输中减少碳排放是最容易实现的方法。
据悉,新西兰的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西兰必须在203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减少三分之一,并在2040年前再减少三分之一。
作为减排的一部分,政府计划帮助低收入家庭减少交通排放,并在2035年前将小型驾乘车辆的电动化率提高到30%。
与此同时,为了减少交通排放,委员会还建议人们应该多走路、多使用自行车、电动车、滑板车等出行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目前,电动车和滑板车在新西兰的销量正在迅速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超过汽车的销量。
委员会还建议道,现阶段仅占出行总量6%的公共交通和机动交通(通过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到2035年应该增加到14%,以如期实现减排目标。
目前,政府方面已经承诺投资公共交通,并授权将在2025年前推出零排放公共汽车。但政府拒绝将目前实行的三个月半价优惠政策永久延长。
这些减排措施的背后,显示出政府5月公布的减排计划正在发挥效力。
据国会网报道,总理阿德恩和气候变化部长詹姆斯·肖5月16日共同公布首个减排计划。二人表示,该计划具有实现新零碳目标排放的里程碑意义,为新提供数十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机会,通过创造就业和使用更多清洁能源,保护自然,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新向高工资、低排放的经济转型。
据悉,该计划涉及运输、废物处理、食品生产、制造、建筑施工等多个部门。
编辑:广远